【中国科学报】武强委员:提高煤炭应急和顶峰供应保障能力
发布时间:2024-03-07 09:42:02 作者:中国科学报 来源:
点击:
相关研究显示,到2030年实现碳达峰时,煤炭消费量将保持在40亿吨左右,占我国一次能源消费的46%左右。
随着“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的深入推进、新能源的快速发展,煤炭将逐步由主体能源向兜底保障支撑性能源、应急调峰与储备能源方向转变,不断为新能源发展腾出空间。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武强带来了一份关于提高煤炭应急和顶峰供应保障能力的提案。
武强告诉《中国科学报》:“今后一个时期,煤炭仍然是我国确保能源稳定供应和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的根基,在风电、光伏等新能源还没有形成安全可靠替代的形势下,承担能源兜底保障的责任难以改变。与此同时,煤电仍然是我国最重要的电力来源,是实现新能源高效消纳的可靠支撑性电源。”
近年来,极端天气事件呈现频发强发趋势。武强指出,为适应新能源安全可靠程度低、负荷波动幅度大的特点,提高煤电系统的灵活性,煤炭行业迫切需要创新煤炭产能管理和煤矿生产管理体制机制,建立煤矿弹性产能和弹性生产机制,提高煤炭安全稳定供应能力和应急供应保障能力。
为此,武强提出建议,一是健全完善煤炭产能储备制度,对产能储备煤矿在项目核准、产能指标、产能置换、税收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研究确定储备产能建设投资补偿机制。
二是研究建立煤矿“以增补欠,以减让盈”弹性生产机制。“当新能源正常发挥作用时,引导煤矿减少煤炭产量,为新能源有效替代腾出发展空间;当新能源出力不足、能源供应阶段性紧张、煤炭价格大幅波动时,通过释放煤矿储备产能及时填补能源供需缺口,推动煤矿产能由刚性管理转为弹性管理,充分发挥出煤炭兜底保障作用。”武强说。
三是推动煤炭储备产能和煤矿弹性生产试点示范工作,逐渐扩大煤矿弹性生产范围,完善煤炭储备产能和煤矿弹性生产管理体制机制,保障国家能源长期安全稳定供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