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当老师,已经40年了!”年近60岁的郑水林教授感慨道。他在办公桌前正襟端坐着,脸上露出和蔼的笑容。
往昔似水流年
从郑水林第一次踏上讲台至今,岁月已悠悠地走过了40个年头。那时候,他还只是湖南省茶陵县的一个17岁的少年,高中刚毕业。虽然从小就勤奋好学,成绩一直名列前茅,但由于当时社会环境的限制,他无法参加高考。于是,他在家乡做了一名乡村教师。1975年春天,年仅19周岁的郑水林因为工作表现出色,正式成为了当地的一所乡村学校的民办教师,开启了他的教学生涯。1977年,关闭了十年的高考闸门打开了,压抑了多年的求学热望被重新点燃,这唯一一次在冬天举行的高考好似“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已经在家乡做了好几年教师的郑水林报名参加了这次高考。他一边给学生们上课,一边复习考试。学校安排好的课程不能停下来,他就只有利用教学之余的时间来复习,不知不觉中复习到深夜对他来说是常有的事情。坚持是一件苦差事,很多一起备考的人都半途而废了,当时甚至有人在考试的途中离开,但郑水林始终勉励自己,一定要坚持下去。“我平常在上课的时候常常跟同学们说,做事情坚持最重要,我不能自己先放弃。”凭着这份努力和坚持,郑水林顺利通过了初试,成为整个乡镇(当时的“人民公社”)200多名应试考生中仅有的4名中榜生之一,他从此离开家乡,开始了求学生涯。郑水林就读的是原武汉建材学院非金属矿(选矿)专业。在此之前,他从未听说过非金属矿专业,可是机会难得,求知若渴的郑水林深知能坐在大学教室里已经十分荣幸了,一定要好好珍惜。“不管学什么,我都一定要把它学好,学精!”他暗自下定决心。接下来的日子里,在图书馆,在自习室,都经常可以看到郑水林伏案读书、辛苦钻研的身影。在老师的影响下,他刻苦用功,逐渐对这个陌生的专业产生了兴趣,经常主动找专业课的老师探讨问题,学业成绩不断进步,毕业设计还被评为优秀。
大学毕业之后,郑水林被分配到原四川非金属矿设计研究院工作。他以为自己会就此告别讲台,准备踏踏实实地做一名设计研究人员。然而没有想到,一同大学毕业分配到设计院工作的同事们积极抱团考研的热潮再一次改变了他的命运。“我当时报到入职比较迟,很多人都已经报了名。”郑水林笑笑,接着说,“我上午刚到单位办妥报到手续,下午就被同学拉去一起报考研究生了。”
这一次,郑水林又在众多考生中突出重围,考取了武汉工业大学的研究生。令他意外的是,他的目的地却不是武汉,而是刚成立的武汉工业大学北京研究生部,他荣幸地成为该研究生部招收的首届研究生。1982年秋,在成都开往北京的火车上,看着窗外的滚滚黄河水,他感慨万分:“我毕业分配时主动要求去成都工作就是因为不想过长江,没想到这下连黄河都过了。”
缘定三尺讲台
1985年,年近三十的郑水林研究生毕业,凭借优异的成绩留校任教,开始从事研究生培养和教育工作,他再次与教师职业结缘,重新站上三尺讲台。这一站,他就再也没有离开过。
当时的武汉工业大学北京研究生部,具有研究生学历的专业教师较少,刚刚毕业的郑水林被安排承担矿物加工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高等选矿学(粉碎工程)的教学任务。在备课的过程中他就思考如何上好这门课。有过研究生学习经历的郑水林想,既然是“高等”选矿学,内容上应该要体现“新”和一定的“高度”,要将当时国际上先进粉碎工程技术与进展作为主要讲授内容。为此,他在近一年的准备过程中经常从朝阳区管庄到西城和海淀的北京图书馆、北京大学图书馆、科学院图书馆、国家技术情报研究所查阅国外相关科技杂志和图书。在阅读了大量国内外粉体技术和非金属矿加工与应用方面的文献资料后,郑水林确定了以“超细粉碎”为主要讲授内容,并编写了“超细粉碎”讲义。经过5年讲授,1993年由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出版了由他编写的非金属矿深加工领域的第一本超细粉碎专著《超细粉碎原理、工艺设备及应用》。随着国内超细粉碎技术与装备的快速发展,他又依次于1999年修订出版了《超细粉碎》,2002年和2006年分别主编出版了《超细粉碎工艺设计与设备手册》和《超细粉碎工程》。至此,形成了较完整的超细粉碎课程体系,对促进我国超细粉碎技术和非金属深加工技术的发展做出了贡献。郑水林从上世纪80年代后期和90年代初的教学与科研工作中认识到,随着非金属矿物填料在高分子材料及其他复合材料中应用的快速发展,粉体表面技术将成为非金属矿深加工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为此,他持续跟踪国际粉体表面改性技术的进展,并于1990年开始撰写《粉体表面改性》讲义,1992年为研究生开设“粉体表面改性”课程,1995年由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出版《粉体表面改性》专著;随着90年代中后期粉体表面改性技术的快速发展,又分别于2003年和2011年修订出版第二版和第三版。这两本著作至今仍是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研究生《粉体表面改性》和《高等选矿学》(粉碎工程)单元的主要教学参考书和非金属深加工领域科研和教学人员的主要参考书。
90年代初,有不少事业单位的职员和大学教师放弃公职“下海经商”或以技术入股的方式合作办企业。郑水林却始终固守一方讲台,兢兢业业地做着一名普通的大学老师,并在自己研究的科学技术领域取得了不菲的成绩。1996年,他为了进一步充实自己,提升自己的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水平,提高自己的教学和科研能力,考取了北京科技大学矿物加工工程专业的博士研究生,在我国矿物分选领域的著名学者卢寿慈教授门下深造。1997年,郑水林凭借优秀的教学科研业绩和严谨的治学态度被当时的武汉工业大学破格评为教授。1999年他获得了博士学位。2000年11月,原武汉工业大学北京研究生部并入北京工业大学,郑水林在该校材料与科学工程学院担任责任教授;2002年5月,郑水林由北京工业大学调到和他的专业更对口、研究方向更契合的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矿物加工工程系任职。“来到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是我教学与科研生涯崭新的开始。”郑水林感激的说,“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矿业工程学科的优势地位、良好的教学与科研环境以及和谐的人文与学术氛围为我的教学与科研工作提供了更好的发展空间”。
2002年开始,他为矿物加工工程1999级矿物加工专业本科生开设“非金属矿加工与应用”课程。郑水林将自己十多年从事非金属加工的知识积累以及非金属矿深加工和矿物材料新理论与新技术融入课程中。2003年,由他编写的《非金属矿加工与应用》讲义被化工出版社选中出版。此后的4年间,该书重印四次,由于非金属矿物材料产业的快速发展及读者的需求,该书分别于2007和2013年两次修订再版,10年出了三个版本。该书还被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全国煤炭教育协会评为优秀教材,2014年被中国石油和化工联合会评为“石油和化学工业优秀图书奖一等奖。到矿大后,在学校211学科建设经费的支持下,他创建了非金属矿物材料实验室。十几年间,他带领的以博士和硕士研究生为主体的科研团队发表论文300余篇,完成多项课题,获得授权发明专利30余项,省部级科技奖励5项,编写、主编或修订出版专著13本,其中《非金属矿加工与应用》、《粉体表面改性》、《超细粉碎》、《非金属矿物材料》、《超微粉体加工技术与应用》、《无机矿物填料加工技术基础》广泛用作矿物加工工程和矿物材料工程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学参考书以及非金属矿物加工与矿物材料行业从业人员的技术参考书,并广受好评。
“我真的很幸运,赶上了非金属矿业和非金属矿物材料繁荣发展的好时代。”郑水林高兴地说。他为硕士研究生开设了《粉体表面改性》、《高等选矿学》(超细粉碎)课程,为博士研究生开设了《矿物材料专论》和《超微粉体加工技术与应用》课程。这些课程都使用他自己编著的教材。他在这些课程讲义或课件中与时俱进地融入自己的团队和该领域国内外先进科研成果,深受学生的欢迎。
同时,郑水林累计发表论文(第一或通讯作者)300多篇,其中被SCI收录30多篇、被EI收录50多篇,完成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重点项目专题2项、“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重点项目课题1项、863项目专题1项,省级科研计划课题2项、企业技术开发项目30余项。
桃李满天下,春晖遍四方
“我总感觉我跟老师这个职业有缘分。上大学之前做过小学和初中老师,大学毕业转了一圈后还是回到学校做老师,不能不说是一种缘分或命运使然。”谈论起做老师的感受,郑水林说,做老师培养学生和园丁培养一棵树是一样的,看到学生成才,看到树长得茂盛,人就会满心欢喜。“其实你越是喜欢这个职业,满足感就会越大”,郑水林由衷地说,“尤其是看到自己学生的成长和进步,作为老师的自豪感和成就感油然而生!”
郑水林从1993年开始指导研究生,到现在为止,他累计培养了研究生近百名,毕业生遍及相关专业领域的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央企、国企及地方企事业单位等,许多学生已成为我国矿物加工、特别非金属矿深加工和非金属矿物材料领域的学术和技术骨干,部分学生已是教授、副教授、高级工程师及企业的中高层经理。还有部分学生出国攻读博士学位,并受聘在国外科研机构和企业从事技术开发工作。
“我的研究生们大多勤奋、努力、上进。”谈到学生们,郑水林由衷地为他们感到骄傲。2003年以来,他带领的研究生们参与完成了多个国家“十一五”、“十二五”科技支撑重点科研项目课题,5个中试项目,1个“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项目示范线,2个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项目示范生产线和一个国家发改委新技术产业化项目,以及超过30项的校企合作技术开发项目。研究生撰写发表论文200多篇,其中SCI收录30多篇、EI收录40多篇,平均每个硕士生发表论文2篇以上,博士生5篇以上;其中孙志明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SCI收录的学术论文10多篇,成为2013年学校在读研究生中SCI收录论文的第一名。近十年团队所获得的30多项授权发明专利中,都有学生的贡献和署名。“甘肃省阿克塞地处荒漠戈壁,冬天戈壁滩上大风呼啸,蔬菜都供应不上,生活很艰苦,同学们为了完成石棉尾矿高效综合利用中试项目,前前后后去了三次,每次都至少工作一个月。”郑水林由衷地说:“学生们真的很认真、很能吃苦,很棒!”硅藻土资源综合利用与深加工是团队近十年来的主要研究方向,自2008年“纳米TiO2/硅藻土复合材料项目”建立中试线开始,连续7年,先后有超过50人次的研究生参与了中试和示范生产线的调试。2013年暑假期间共有20多名同学在地处鸭绿江边的吉林省临江市参与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项目硅藻土课题“中低品位硅藻土选矿”和“纳米TiO2/硅藻土复合材料”两条示范生产线的调试,是顺利完成示范生产线建设的中坚力量。郑水林十分骄傲地说:“项目组织单位和合作单位的领导曾经跟我说过,你们矿大的学生真的很棒!”自2012年实施国家奖学金制度以来,他指导的研究生有14人次获得国家奖学金,其中硕士生9人次,博士生5人次。首次评选研究生国家奖学金的2012年,矿物加工工程系6个获国家奖学金的研究生里面,有5个是他的学生。郑水林还十分重视本科生的教学和科研能力的培养,他自2002年以来连续十多年主讲《非金属矿加工与应用》,每年度根据技术进展修改课件,内容与时俱进,讲授生动,深受学生的欢迎。在实验室面积有限的条件下,他每年都接收3-5名三年级、甚至二年级的本科生进实验室参与科研实验;部分优秀的本科生因为在他的实验室的科研经历和期间署名发表的论文,被国外大学录取并提供奖学金攻读博士学位。在本科生毕业论文环节,他亲自指导学生结合自己承担的科研项目进行选题、安排试验,一丝不苟地反复修改毕业论文。十多年来所指导的本科生毕业论文,70%以上获得优良成绩或毕业论文优秀成果奖。
“郑老师属于那种有责任心和使命感的老师,他将培养学生放在首位。为了不耽误上课,常常在出差前就安排好回程。”郑水林的一个学生十分敬佩自己的老师。“他在非金属矿行业和粉体技术行业知名度很高,声誉也很好,找他合作的企业较多,但郑老师坚持一个原则,就是该合作项目要有助于研究生的培养。”“他对学生宽严结合。”“学业上他会要求你认真提交选题报告,提供阶段性试验报告并在组会上讲,撰写毕业论文之前要先写实验总结报告;他对学位论文的修改细致到标点符号,一篇论文他要审阅好几次。”“但是,他对人宽厚,无论是思想上还是生活上都关心和爱护学生,坚持给所有学生提供资助”。“他鼓励你撰写高水平论文,同时支持你参加全国性相关学术和技术会议,研究生在读期间至少可以参加一次国内学术会议。”“他也批评人,但比较讲究场合和方式,他私下常说,成材过程哪有不犯错的,关键是在纠错中成长。”在同学们的评价中,郑水林对学生的关心、培养令人动容。
郑水林认为,每个学生都值得去关注,去引导他们的成长。“每个学生都有其特点,因人施教很重要。”郑水林坦言,“乐观自信、勤奋努力和团队精神,都是现代人不可缺少的重要素质。”虽然他事情很多,学生人数也较多,但他和他的学生们一直都保持密切的联系,原则上每两个星期安排一次组会,除安排项目和论文进度报告外,也安排讨论,听取问题汇报。“我会努力接近他们,了解他们的性格和各自的特点,根据他们的兴趣和特长安排学位论文题目,特别鼓励他们自己选择研究课题,为他们创造完成课题研究需要的条件。对于自信心不足的同学帮助他们树立自信。”郑水林教授的研究生大多是免试推荐或入学成绩名列前茅的优秀学生,但也有个别学生入学成绩稍差或者缺乏自信。曾经有一个学生,本科阶段专业成绩较差,一度心情低落,郁郁寡欢,没有自信心。 “报考研究生之前他给我写了一封信。”郑水林笑着说,“我到现在还保留着这封信。”这名学生在信里对老师敞开了心扉,表示自己对非金属矿物材料方向兴趣较大,而且非常喜欢学习英语,希望在郑老师门下读研。郑水林便鼓励这位同学,根据他的知识基础和兴趣特点安排课题和参与项目中试,帮助他找回自信心。最终,在他的指导下,这位学生硕士研究生阶段提前毕业。“他毕业后获得奖学金去了澳大利亚读博。逢年过节,特别是教师节都会打电话或者发来短/微信问好。其实不仅仅是他,很多学生包括现在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留学的学生,都很懂事,甚至遇到喜事或者难事也打电话来跟我聊聊。”郑水林骄傲地说。他办公室的书柜里整整齐齐地摆放着一组泥塑人像。“这是2013年毕业的学生们特地定制的。左边是我和我的老伴,右边是他们。”郑水林笑着说:“其实我觉得不大像,但神似。”
能在平凡的岗位上一直努力坚守着实属不易,郑水林挂在嘴边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教书育人是我的事业。”“九十年代的时候曾经有朋友以很优厚的待遇邀我去办企业,思量后我还是觉得自己当个普普通通的老师最踏实,也最开心。兜兜转转这么多年都当老师,或许是真的和教师职业有缘吧!我最大的愿望就是学生们能在我这里收获到对他们未来事业发展和人生有益的果实,这样我也算对得起教师这个职业了!”郑水林分外认真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