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0日开幕!教育部发布会聚焦2024世界数字教育大会

经国务院批准,教育部、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上海市人民政府将于2024年1月29-31日在上海共同举办2024世界数字教育大会。第一,大会的背景和意义。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深入发展,数字化转型已成为全...

2024-01-26 浏览详情

校园写意

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园写意 >> 正文

鲍勃•迪伦:不想获诺奖的歌手不是好诗人

发布时间:2016-10-20 11:01:00  作者:陈修琪  来源:党委宣传部   点击:

北京时间2016年10月15日晚上7点,瑞典学院常务秘书长莎拉·丹纽尔宣布,今年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是美国音乐人鲍勃·迪伦(Bob Dylan)。现场的授奖词这样评价鲍勃·迪伦——“在伟大的美国歌曲传统中创造了新的诗歌形式。”消息一出,世界哗然。

鲍勃·迪伦还是一个戴着无数面具的大师。迪伦的传记作者戴维·道尔顿称他为“历史上最多变的灵魂”——弹吉他的惠特曼、民谣界的凯鲁亚克、流行音乐界的爱因斯坦、民权运动的代言人……十次格莱美奖,一次奥斯卡奖,两次诺贝尔提名,一次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这些金灿灿的“人生履历”似乎都不足以概括鲍勃·迪伦的地位。当然,从一定意义上说,也正是这些璀璨的奖项,逐渐构建了真正的令无数音乐发烧友们疯狂的鲍勃·迪伦的形象。

鲍勃·迪伦的获奖,让很多人不禁质疑,歌曲真的算是文学吗?诺贝尔文学奖是否因鲍勃·迪伦而变了“味道”?我倒是觉得,在人类的艺术视野中,音乐与文学从来是通约的。诺贝尔文学奖对于文学的理解其实一直站得很高,它在不断扩大文学的领地。其实,从1972年起,就有人以文学研究的方法分析鲍勃迪伦的歌词,后来他的作品还陆续进入一流大学语言文学学院的教材,甚至在《诺顿文学导论》《剑桥文学指南》这种重量级的书中也不断出现鲍勃·迪伦的身影。

“罗马城不是一天建成的。”1959年高中毕业后,鲍勃·迪伦就读于明尼苏达大学。在读大学期间,他对民谣产生兴趣,开始在学校附近的民谣圈子演出,并首度以鲍勃·迪伦作艺名。大学是追寻自我价值、实现人生理想的福地,在这里,你会发现你真正的天赋,你也会把自己的未来与国家、社会和民族的未来联系起来,创造最好的自己。在大学,我们每一个人会以多种多样的声音向世界倾诉和表达,会绽放璀璨的花朵。鲍勃·迪伦就是一个例证。

在鲍勃·迪伦的歌曲《我终将获得解放》中,有一段歌词,“在高墙之上的某个地方,我看到我的光芒出现,从西面一直闪耀到东面。随便哪天,不定何时,我将会被释放。”这次获奖,让鲍勃·迪伦的诗人的一面释放了。鲍勃·迪伦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在人们意料之外,也在情理之中。愿作为诗人的歌手鲍勃·迪伦带上诺奖的光环后,也永远行走着,吟唱着……

上一条:【学院路丁11号】嗨,你饿了么,这里是深夜食堂,想吃点什么?

下一条:一句“兴奋剂骗子”,让我们愤怒,更引我们深思

关闭

热门文章

更多+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