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大骄子】宋正阳:大事从小做起 长路始于脚边
发布时间:2016-06-15 09:41:15 作者:宋正阳 来源:学生工作处
点击:
本网讯 个人简介:宋正阳,男,硕士研究生,汉族,1991年3月18日出生,2013年9月就读于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矿业工程系采矿工程专业,曾获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孙越崎科技教育基金优秀学生奖和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奖学金。在读期间发表论文15篇,SCI检索1篇,EI检索7篇,获授权专利6项。
毕业去向:德国弗莱贝格工业大学读博。
“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这是我第一次来到北京,站在同仁堂门店时看到的对联。百年门店虽经无数变迁但门庭若市的景象却不曾改变,这副对联更像一块牌匾深深扎根在每一位来此寻医问药人的心中。读书做学问何尝不是如此,若无笃定的态度和严苛的践行,怎能摘到那盛开在巅峰之处的“雪莲”。三年前,当我背着行囊踏入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校门时,我也看到了一块牌匾,“好学力行”这四个字警醒着我道理浅显易懂又深不可及。《中庸》里曾记载“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于是乎,从那一刻起,我定下的信念就是在三年研究生学习过程中,尽我所能地去感知、理解、实践这四个字。
我学习的专业是采矿工程,沉重、危险、高尚、伟大都可以形容它。“极目远眺天上千尺尽收眼底,垂目望地土下一毫不为人知”,采矿领域这样的客观困难也让我确立了“从小踏实学习,为祖国的矿业发展奋斗六十年”的决心。步入百年矿业名校后,我珍惜每一次学术大家的讲座,从两院院士到外籍专家,每次聆听讲座的时候我都会感动于他们所经历的万分危急时刻,淡定自若的从容态度,让我明白真正的学术大家不是高高在上的精致利己主义,而是将毕生心血献给祖国,献给所从事的专业的无私奉献者!实践证明,真正的学术研究佼佼者多为复合型人才,在掌握本专业知识的同时,将相近专业学科知识与本专业有机结合,才能在崎岖不平的科学道路上攀登得更高。
在我研究生一年级选课时,课程表上只有32个学分的课程,且专业科目也都是自己学院所开。那时,我就去综合楼里的每一个教室查看课程表,看到自己感兴趣的课程就记下上课时间,在与本专业课程不冲突的时候就去旁听其他专业课程,这样我坚持了3个学期。我不仅取得了本学科专业排名第一的成绩,同时还收获了弹塑性力学、随机过程、工程外语等有助于本专业发展的相关知识。这样的听课经历非常有助于我撰写专业论文,读研期间我发表学术论文15篇(SCI检索1篇,EI检索7篇),特别是其中的6篇外语论文,得益于我平时注重对外语的学习和大量外文文献地阅读。在研究生二年级的时候,我下决心要主攻放顶煤开采过程中的散体流动问题,通过检索相关信息,了解到德国弗莱贝格工业大学的该课题方向在国际处于领先水平,这使我确定了想要去德国攻读博士、深入研究将综放开采过程中的散体流动问题的决心。在同学们中间我发起了雅思考试兴趣小组,并组织身边有共同理想的同学一起学习,一起进步。有的同学口语基础薄弱,我便搜集整理了口语库,并模拟担任口语考官为同学们打分、点评,一起总结共同进步。学习期间我参加两次雅思考试均取得了总分7.0的优异成绩,在我有幸获取国家公派留学奖学金的同时还帮助同专业两名同学和外专业一名同学拿到了阿尔伯塔大学、新南威尔士大学和埃因霍温理工大学的博士录取通知书。我有一个愿望,就是希望中国的学子能遍布世界,在学习世界先进科学知识补我之短的同时,又把我们国家博大精深的优秀文化和优良传统发扬光大,扬我中华民族智慧之光,为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增砖添瓦。
采矿工程的特殊性绝非纸上谈兵,专业的特点要求采矿工程人必须深入现场,我非常感谢我的导师和课题组的老师们,是他们为我树立了榜样,是他们教会了我坚毅果敢、脚踏实地的治学精神。我清楚地记得一次在千米深井调研中,导师语重心长地对我说:“我们国家的采矿人都是默默奉献的人,都是敢于吃他人不敢吃的苦,克他人不能克之难的人”。当时我的内心涌动着作为采矿人的自豪感。纵观世界采矿领域,中国的采矿工作是全世界地下地上作业条件最复杂的,很多技术已处于国际领先水平,但由于系统性的总结和归纳不够,导致其他国家的采矿科研学者很难全面了解我国采矿工作的全貌,从而对中国的采矿事业产生偏见。从那时起,我决定在每次下井调研的时候都要拿上一个笔记本和带上防爆相机,把每个值得关注的细节都记录下来,回来立即和实验室成员进行认真讨论。两年来,我下井使用的笔记本,记录了我从山西到河南再到山东的数次下井过程,尽管被煤灰和矸石灰弄的脏兮兮,但正是这“脏脏”的笔记本记录了采矿人的应有的品格,通体现出采矿人的艰辛和高尚。
三年来,在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下,我刻苦进取,获得了几项科研荣誉,其中有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孙越崎科技教育基金优秀学生奖,还作为学校代表参加了北京市研究生英语演讲比赛,我珍惜每次和同行业学生之间的交流机会,也积极争取参与不同课题的交流。三年研究生生涯,我作为课题组成员参与了国家纵向课题一项,省部级横向课题三项,参与国际会议两次。这些经历都是我提高进步的阶梯,是我成长过程的良师,我个人的宝贵财富。
我认为作为一个新时代的读书人,我们要明白为什么读书。在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后,我深受启发,在新的形势下,牢记马克思关于“在科学上面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的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以光辉的顶点。”我们要不畏艰辛、不辱使命,以自己的勤奋和努力,争取早日学有所成,为实现新时代“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