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开展“安全生产月”宣传咨询日活动

本网讯 2024年6月是全国第23个“安全生产月”。6月14日,学校以“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畅通生命通道”为主题,在图书馆开展安全生产月暨安全咨询日宣传活动。副校长谭凯出席活动,机关党委、党政办公室、党委宣传部...

2024-06-17 浏览详情

本科生全程导师制

当前位置: 首页 >> >> 正文

《中国高等教育》刊发杨仁树校长文章:本科生全程导师制:内涵、运行模式和制度保障

发布时间:2017-03-29 11:09:15  作者:杨仁树  来源:《中国高等教育》杂志   点击:

编者按:刚刚出版的《中国高等教育》杂志(2017年第6期)刊发了我校校长杨仁树的文章:《本科生全程导师制:内涵、运行模式和制度保障》,文章从本科生全程导师制的内涵、运行模式、制度保障三个方面,阐述了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立足自身优势和特色,实施本科生全程导师制的探索与实践。现全文予以转载:

本科生全程导师制:内涵、运行模式和制度保障

杨仁树

本科生导师制是深化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高本科人才教育质量、提升本科创新人才培养能力、推动本科教育内涵式发展的重要举措。近年来,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立足自身优势和特色,借鉴其他高校经验,注入新的时代内涵,探索实施本科生全程导师制,通过建构新型师生关系,发挥大学教师在人才培养中的主导作用,重塑教师在人才培养中的多重角色,创设师生学习、科研和生活经验的互动空间,帮助大学生健康成长,实现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制度化。

本科生全程导师制的内涵

本科生全程导师制是依托本科专业,以提高本科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为每名入校本科新生配备导师,在学业规划、学习过程、科研探索以及品德素养等方面全方位辅导本科生的一种互动式培养制度。它以学生全面发展的现实需要为基础,关注每个学生个体的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通过导师的个别指导和言传身教,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和独立思考的能力,遵循个性化培养原则,结合研究性教学的特点,组织实施教学,锻炼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有责任感的行业精英。本科生全程导师制突破了班级授课制以单向传授为主的模式,实现了教书育人理念与教师教学实践的融合,赋予了本科生导师制新的内涵。

1.以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为核心

让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产生对科学研究的浓厚探索兴趣,充分发挥科研探索中的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本科生全程导师制的核心内容。通过导师的探索精神、研究方法及理论思维的熏陶,本科生能较早具备开展科学研究的思想准备,初步掌握从事科研活动的基本方法。一年级时,以专业导论课为载体,导师着力引导学生了解本学科专业,激发学生对本专业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创新意识。二年级是进入科学研究大门、掌握专业基础知识的重要阶段,这一阶段中,学生开始学习专业理论知识,导师要创造机会让学生参与到科学研究的辅助性工作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三年级时,经过前期的知识储备,学生在掌握专业基础知识的同时接触到科学研究的基础工作,导师根据学生的个体特点,与学生共同制订有针对性的研究能力培养计划,引导学生选择合适的研究课题,并就研究内容提出具体的分阶段目标,创造机会让学生参与到科学研究工作中,有效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四年级时,导师通过具体的创新训练项目、学科竞赛、毕业设计(论文)等,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探索科研课题,进入到真实的科学研究情境中,对科学研究工作的全貌产生更加全面深刻的认识,有效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2.实现教书与育人的制度性结合

本科生导师制是基于人文关怀产生的。教师直接面对学生,不仅传授知识和技能,还以自己的师德和人品影响学生,做到既教书又育人。本科生全程导师制在教师和学生之间搭建起一个平等、激励、互动的学习空间,在这个空间里,师生共同学习,探讨专业话题。导师教会学生提出问题、思考和释疑,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其最终目标是让学生将所学到的专业知识内化为其知识体系的一部分,实现融会贯通。同时,在学习辅导、日常交流和沟通中,导师的治学态度、为人处事方式、职业精神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品格和个性的发展,引导学生实现个体的社会化,启迪学生思想,陶铸学生人格,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研究、学会做人,实现教书与育人的制度性结合。

3.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本科教学是以班级授课制为主的教学模式,这种批量化的培养很难顾及每个学生的知识获取能力和知识掌握程度。而本科生全程导师制通过建立良性的师生沟通机制,让教师不仅在课堂内也能在课堂外,针对学生知识体系、专业结构的优势和不足有的放矢地予以指导,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实际水平和能力以及导师个人的学术专长,帮助每个学生制订符合其自身特点的学习计划,促使学生找到学习动力和努力方向,让学生的学习更加主动而有成效。

本科生全程导师制的运行模式

本科生全程导师制是学校在适应煤炭行业对人才培养的迫切需求,构建能源工业精英教育教学体系的背景下,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所作出的制度创新。本科生全程导师制秉承学校精英化的教育教学理念,以全程化的教育引领进程为纲,构建立体化的人才培养结构,搭建梯队化的科研创新团队,形成个性化的导师人文关怀,实现定制化的实践创新训练。

精英化的教育教学理念。学校坚持构建能源工业精英教育教学体系,强调根据社会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和学生身心潜质发展的需要,为全体学生提供优质的教学资源和教育环境,在全面发展、个性化培养的基础上,促进学生的创新能力提升,使学生尽早尽可能地成长为英才,特别是能源工业领域的精英人才。这一理念强调要为学生创造个性发展的空间,提供更多与教师交流的机会,让教学从单纯追求知识掌握的“传承导向”转为注重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究导向”。教师要注重教学过程的互动性,鼓励学生参与教学,进行以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的参与式教学,让学生逐步实现对知识的自我选择、判断、体验、反思,进而促进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培养,体现因材施教的精英教育理念。

全程化的教育引领进程。学校根据社会发展、特色优势、学生水平等制定培养方案。依据培养方案,导师对学生从入学初开始开展专业引导、学科入门、学校生活等全方位的辅导,在学生学习的不同阶段进行针对性的指导。本科生全程导师制最显著的特色是导师的培养覆盖学生整个大学学习的全过程,从入学初的专业启蒙、科研导论,到科研选题训练、创新训练项目等重要环节,再到本科阶段的专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的选题、撰写等环节,均有导师进行指导,保证学生在本科期间的各个阶段都能平稳健康发展,确保学生大学四年在学业成绩、沟通能力、创新精神等方面都取得显著进步,实现对学生的教育引领。

立体化的人才培养结构。传统的人才培养结构是辅导员和班主任以关注学生思想教育为主,授课教师以知识传授为主、思想教育为辅,二者相对独立,对学生的培养责任分成了不同的部分,作为个体 “人”的完整性教育有所欠缺。本科生全程导师制力图构建立体完整的人才培养结构,由导师全面负责作为整体“人”的培养工作,与辅导员和班主任建立起三维立体化的人才培养结构,实现对学生的个性化培养。在大学阶段,学校整体培养方案与各门课程任课教师和导师针对性指导有机结合,导师与学校、任课教师密切配合,使得整个培养过程呈现出立体化的培养构架,更有利于学生成长。

梯队化的科研创新团队。导师将本科生纳入自己的科研团队中,学生从本科阶段开始感受科学研究的氛围、接触科学研究,到实际进入科学研究领域、掌握研究方法、树立科学研究的态度,每一环节都与导师团队潜移默化的影响密切相关。本科生全程导师制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科学研究素质,而构建一支以导师为首,博士生、硕士生、本科生参与的科研创新梯队是实现该目标的重要环节。已经具有一定专业知识和科研能力的硕士生和博士生,正处于对自己所学专业的深入研究阶段,对于课题研究所需的理论知识较为熟悉,能较好地对本科生进行学业上的指导。同时由于年龄差距不大,硕士博士研究生在学习和生活等方面都能够给予本科生帮助,这增强了团队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更有利于科研创新工作。

个性化的导师人文关怀。导师制是基于人文关怀应运而生的,着力于培养学生自由、自主、自立的精神品格。导师直接面对学生,不仅传授知识和技能,还以自己良好的师德和人品影响学生。在实际培养过程中,导师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依据创新教学总体要求,结合学生实际状况,分层次设计目标要求,既为团队提供共性指导,又为学有所长的学生开辟个性化培养途径。导师不仅是学生的学业导师,更是学生的人生导师。不同学科的科研团队、同一学科不同方向的科研团队、不同气质的导师,给予学生的一定是个性化的培养体验,形成了与众不同的培养特色。

定制化的实践创新训练。本科生全程导师制的目的在于通过师生间直接、平等、频繁的互动交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增强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整体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导师针对学生个体差异,对学生选课、选择专业发展方向、设计学习方法和职业生涯等方面进行指导,为学生制定个性化创新训练,关注每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接受程度、能力提升方式等,对学生进行持续化、个性化、一对一的指导。学校充分发挥已有的学科和导师优势,以“兴趣驱动、自主实践、重在过程、结合专业”为基本原则,通过本科生全程导师制,将各种形式的创新活动合理地分布到人才培养方案中。

本科生全程导师制的制度保障

本科生全程导师制需要科学的制度来保障其运行的规范性、有效性和有序性。本科生全程导师制能否取得较为理想的效果、能否发挥制度的优越性,不仅取决于制度的具体设计,更在于制度的执行、外部环境和条件等诸多因素。抓住具体实施的各个环节,明确不同阶段的实施重点,是完善制度保障的关键。

制定导师选聘规则。选拔优秀教师担任导师是实施本科生全程导师制的重点,这一过程中,学校需要注重导师的师德、知识结构与科研能力三个方面。师德方面,导师要具有较好的道德修养,秉持适应社会发展的教育创新理念,具有敬业精神,师德高尚;知识结构方面,导师在具备专业能力和学识水平的基础上,要熟悉教育教学规律,具备教学科研经验,熟悉学生的教学计划、各教学环节的相互关系及整体培养过程,对学生的学习能进行深入细致的指导;科研能力也是选聘导师时要关注的重点内容,导师通过自身的科研实践把握学科专业领域某方面最前沿的发展,才能在指导学生开展科学研究时更游刃有余。

建立导师考核评价体系。考核评价体系应该比较全面地涵盖本科生导师的工作过程和工作效果,从德、能、勤、绩四个方面进行考核评价:在“德”方面,考核导师的政治信念和教育创新理念、敬业精神和专业态度等;在“能”方面,考核导师自身的学术创新能力和教学能力,体现对教师和学术的尊重;在“勤”方面,通过《导师指导手册》等具体内容考核导师与学生的联系频度与实施质量,考察导师对于学生在学习与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是否予以积极有效的解决;在“绩”的方面,对导师的评价要以学生成长的绩效作为主要评价依据,综合考察导师所辅导学生的学业成绩、心理健康状况、科研能力、社会实践能力以及获奖情况等。

完善导师激励约束机制。在当前大学教师科研和教学压力普遍较大的情境下,激发教师担任导师的热情是个难题。大学教师普遍具有较强的独立自主精神和自我价值实现追求。因此,学校必须尊重教师,完善激励约束机制,将物质奖励与精神奖励结合起来,一方面将导师工作的考评情况与教师的报酬、职称评聘或职务晋升结合起来,对于成绩突出的导师在年度评优、在职进修、职称晋升等方面给予倾斜;另一方面,通过表扬、评选优秀导师荣誉称号等方式,给予导师精神上的褒奖;所指导的学生在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或课题获奖或在重大学科竞赛中获奖时,学校对导师予以表彰和奖励,以体现对导师工作成效的肯定与尊重。

创设校园文化氛围。学校要创设多渠道、多途径的师生沟通和交流的氛围,增进师生间的互动,让学生获得潜移默化的感染和熏陶,养成尊重理性、热爱思考和善于倾听他人意见的意识。通过构建以导师为主导,研究生辅导本科生、高年级辅导低年级的纵向链式学习科研团队,学校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导师制定的科研体验或学术活动中,围绕学生的学业、就业、职业生涯提供导师的个性化指导,形成师生间、学生间良好的互动交流氛围,增强学生的归属感,培育校园仁爱文化。

【作者: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校长】

上一条:学校召开本科生导师代表思政工作座谈会

下一条:校长杨仁树主持召开加强与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建设暨推进本科生全程导师制调研工作座谈会

关闭

热门文章

更多+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