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积极探索青年教师培养模式,通盘考虑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等各项工作,努力使青年教师将各项工作相互结合、相互促进,切实将青年教师的培养作为学校的重要工作抓好抓实,提升青年教师职业道德水平。
一、以师德建设促进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提高教师素质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高度重视师德建设,健全各项师德建设规章制度,建立科学有序的师德建设管理机制,制定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我校师德建设的意见》,颁布了《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学校将教师培训作为提升师德的一项重要手段,引导教师以高尚师德、人格魅力、学识风范教育感染学生,让教师真正成为学生的引路人、指导者和保护者。学校积极探索路径,加大力度对青年教师展开培训,强化青年教师的职业意识和敬业精神;物化教学和科研成果,提升青年教师的业务能力。在教研室实行传、帮、带,不仅在业务上加强指导,而且在做人上、师德上加强引导。为更好地提高青年教师的社会服务能力,学校还创造条件,为青年教师开展学习交流的机会。
二、以校内培训促进教学与科研有机结合,提升育人水平
学校每学年初都会为新入校教职工进行岗前培训,培训通过座谈会、专题报告会、示范课堂教学、专题研讨会、教学实践等,以灵活、生动、轻松地方式使新教工加深了解百年矿大发展历史,激发他们爱校情怀,充分调动他们献身煤炭高等教育的积极性、主动性及创造性,使他们快速转换角色,以崭新的面貌投入教学、科研或管理工作。在培训中,学校会邀请国家级教学名师、北京市教学名师等从如何当好一名高校教师,如何组织好课堂教学等方面提升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学校还就如何开展科研工作,遵守学术道德为青年教师进行专题讲座,邀请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煤炭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的代世峰教授作了题为《遵循学术规范,提高论文写作水平》的专题报告,为青年教师做好科研工作,如何撰写论文做经验介绍。通过教授们的现身说法,释疑解惑让青年教师们受益匪浅。
三、大力扶持青年教师开展学习交流,物化教学与科研成果
学校充分利用挂职锻炼、海外培训、国内外访问学者等形式提升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的业务能力。学校以“高校青年教师挂职锻炼”项目为平台,实施“校企合作高校青年教师企业挂职锻炼”举措,此举措既能深入推进校企合作、充分发挥校企各自优势、扩大合作与交流领域,也能解决企业短期高层技术人才需求,同时也为青年教师创造理论联系实践的锻炼机会,是提升教师个人素质、提高学校办学质量、促进产学研结合的有效途径。近年来,矿大(北京)共选派5名青年教师到山西霍州煤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下属的矿区任矿长助理或总工助理。青年教师利用自己所学专业为企业解决技术难题。同时也使高校“服务社会”功能通过“挂职锻炼”这一企业实践平台得以充分体现。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作为理工科院校,学校还积极探索路径,进一步提高文科教师的学术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不断努力将教师培训项目制度化、经常化。为顺应新时期要求,2007年以来,学校共选派10余名思想政治理论课青年教师参加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骨干教师研修班或到北大清华等国内知名高校进行研修,将培训成果体现在本科教学中,使思想政治理论课再上一个新台阶。2010年暑期学校选派19名英语教师赴美培训,旨在充分发挥英语教学在研究性本科教育中的作用,提高学生英语运用能力。通过赴国外培训英语教师,学校要求参训教师在教学中既物化赴美培训的成果,使学生从中收益;在科研上教师又要推介先进教学理念,发表相关文章,为学科、专业建设的长远发展努力。同时,既为打造能源工业精英教育教学体系,又为国际学生交流互访提供特色英语课程,介绍中国文化,对促进学校国际化做出贡献。
学校为鼓励并积极推进学校与国内外著名大学的强强合作和强项合作,加大力度选派学校青年骨干教师到国内外高水平大学进修学习,共派出国内外大学青年访问学者20余人,提高青年教师的学术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近年来,学校有3人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3人获孙越崎青年科技奖,3人获煤炭青年科技奖,1人获中国青年科技奖,4人获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青年教师基金资助,30余人获得青年基金项目和博士点基金项目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