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志峰,1957年12月出生于吉林省通化市,1987年7月至今在我校任教,现任机电学院教授。
董志峰从教20多年来,热爱教师职业,对工作兢兢业业,努力学习,不断进取,积淀学识,提高专业水平。
他自尊自律,保持身心健康,乐于团结协作,坚守教师的风度和气节,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贯彻学校的办学思想。
作为学生的师长和朋友,董志峰在学习上严格要求学生,在生活上热心帮助学生,在学术上一丝不苟。他非常注重个人修养,不仅在言语上,而且在行动上以身作则,努力将德育融入大学生教学和研究生指导中,培养学生诚实为人的品德和对国家、社会负责任的精神。
董志峰年年超额完成教学工作。他注重教学创新,曾获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教学质量一等奖,并在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发表了“本科生教学方法的几点思考与实践”论文。他为本科生讲授课程有:《机械原理》、《机械设计》、《精密仪器设计》、《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等;1997年他开始独立指导研究生,现指导硕士、博士研究生16人,任车辆工程博士点首席博导;为研究生讲授《虚拟现实概论》、《三维建模与设计》、《机械优化设计》、《机电系统设计》等课程。
2000年以来,董志峰承担完成纵、横向科研课题20多项,科研经费300多万元,并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厚煤层全高开采方法基础研究”,国家“九五”、“十五”项目“大洋海底采矿装备研究”。在国家军工“863”项目“高压富氧高温合金可燃性研究”中,综合机、电、液、气技术,解决了只有美、俄等国掌握的高压富氧高温条件下的火箭发动机合金实验问题。在国家重大装备本土化战略目标子项目“煤机装备重大科技创新项目——年产1000万吨综采工作面支护设备研究”中,解决了国内外在液压支架整体装配结构非线性接触有限元分析长期存在的难题,此项目被评为煤炭工业2006年度十大科技成果。
董志峰作为我校申请“机械设计及理论”国家重点学科带头人之一,该国家重点学科成功获批;他在《机械工程学报》、《工程图学学报》等学术期刊,第8、9、11届“世界机器理论与机构学”国际会议等共计发表论文30多篇;作为第一作者由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专著一部,煤炭工业出版社出版专著一部;2003年1月,“单铰接轻型放顶煤液压支架”获教育部科技发明一等奖;2006年12月,获中国煤炭工业十大科技成果奖;2007年3月,“缓倾斜厚煤层大采高工作面采场岩层控制研究”获山西省科学技术二等奖;2007年5月,“年产1000万吨综采工作面支护设备本土化研究”获中国煤炭工业科学技术二等奖。
董志峰现任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机械设计分会理事、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机械传动分会委员、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机械传动分会机械无级变速器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并担任首届机械工程国际会议上机械设计分组会主席,第29届计算机在矿业工程中的应用国际会议分组会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