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采风】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突出特色多措并举 深入推动“双一流”建设
发布时间:2019-04-01 09:05:03 作者:朱家骏、夏云 来源:党政办公室、发展规划与学科建设处
点击:
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突出特色多措并举 深入推动“双一流”建设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紧密结合办学优势特色,围绕“双一流”建设,加强学科交叉融合,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提升师资队伍水平,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努力建设世界一流矿业大学。
优化学科布局,促进交叉融合,持续加强学科基础设施建设。为加快推进一流学科建设,充分发挥矿业工程、安全科学与工程等2个一流学科在学校发展中的引领带动作用,学校组建了能源与矿业学院、应急管理与安全工程学院,为提升学科综合竞争力和办学总体实力提供坚实的组织保障。根据国家能源发展战略,以2个一流学科为核心,构建“矿业科学与工程”、“安全科学与工程”两大学科群。瞄准一流学科建设目标,调整学科结构,优化学科布局,整合传统学科资源,着力打造智能开采、安全保障、洁净利用、矿山环境保护与修复及流态化采矿等五个学科平台,促进基础学科、应用学科交叉融合,在前沿和交叉学科领域培植新的学科生长点。通过资金投入和政策引导,及时调整、扩展优势学科研究方向,带动引领其他重点学科共同发展。工程学、地球科学、材料科学、化学、数学、环境/生态学等6个学科进入ESI排名前1%。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进一流本科建设,推动研究生培养模式创新。强化本科教育基础地位,把一流本科教育建设作为“双一流”建设的根本任务之一。围绕建设能源工业精英教育教学体系的目标,加强以“导师指导全程化、创新训练全覆盖、教学科研全融合”为核心内涵的研究型本科教育建设,完善理论-实践-创新“三位一体”培养模式。实施本科专业动态设置与调整机制,改造升级传统专业,增设地下水科学与工程、机器人工程、地球信息科学与技术等面向新经济的专业,提升专业核心竞争力。按照国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定期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推动创新创业教育提质升级。深化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进一步明确不同学位层次的培养要求,制定研究生教学质量奖评选、精品课程和教材建设的考核激励办法,加强研究生培养过程管理。
完善教师培养体系,加大人才引进力度,构建师资队伍建设长效机制。坚持以育为主、引育并举的人才队伍建设模式,健全青年人才蓬勃成长的长效机制。改革编制及岗位管理制度,在人事招聘、专业职称评审等方面向教学一线倾斜,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加强对高端人才和优秀青年人才的引进和培养,推行人才认定和考评制度改革,建立协议目标、协议薪酬、协议职称的人才引进和管理模式。支持学术带头人、青年教师积极参加国际合作交流,鼓励教师参与教学改革、教材建设等工作。围绕矿业工程、安全科学与工程等2个一流学科,制定清晰可行的师资队伍数量和结构建设目标,持续巩固和加强一流学科发展的人才基础。加强青年教师培养和教学科研团队支持力度,实施“越崎学者”计划,精准培育一批学术领军人才和团队,为一流学科建设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创新科研管理模式,推动产学研结合,全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围绕关键核心技术和前沿共性问题,完善成果转化管理体系和运营机制,探索建立专业化技术转移机构及新型研发机构,促进创新链和产业链精准对接。坚持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并进,在大力发展支撑当前煤炭行业的科学技术的同时,着力发展引领未来的能源科技。将建设城市地下空间安全研究中心作为融入北京市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主要抓手,重点围绕城市地下管道安全检测、城市地下地质、环境及灾害安全探测、城市地下空间智能信息化等领域展开攻关,助力北京早日实现城市地下空间安全、合理、高效利用的目标。针对生态环境建设、清洁能源利用等京津冀协同创新中的重要共性问题,深入推进煤炭机械科技创新研发和技术实践,着力构建京津冀煤炭能源清洁利用研发基地。学校与南京市人民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发挥城市地下空间学科的传统优势,共同建设新型研发机构南京城市地下空间工程研究院,聚焦城市地下空间绿色建造技术、工程信息技术与智能装备等方面开展研发和成果转化,为南京地下空间建设和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